致敬楷模精神 凝聚三秦力量-九游会网页版

致敬楷模精神 凝聚三秦力量
稿件来源:西安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03-03 10:50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凝聚强大力量,经省委同意,我省决定在全省开展向“三秦楷模”路生梅、张雷威同志和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学习活动。

  让我们一起走近“三秦楷模”,学习他们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政治品格,始终坚守理想信念,保持崇高信仰;学习他们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恪尽职守、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学习他们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紧盯目标不懈怠,把握规律求改进,在不同领域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奋力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

  青春献给黄土地 生命不息爱不息

  ——记“三秦楷模”路生梅

  

   孩子们亲切地称呼路生梅为“路阿姨”。(受访者供图)

    ■记者 李长江

  1968年12月25日,24岁的北京女孩路生梅踏上了北京至西安的列车,从北京第二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陕北的一个小县城佳县医院工作。列车到达西安后,她又辗转铜川转乘敞篷大卡车来到佳县医院。这一待就是50年,从此,在佳县医院,多了一位北京姑娘忙碌的身影。就这样,从青春韶华到满头白发,这位北京姑娘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块黄土地上的人们。

  榆林地区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

  路生梅出生时,屋檐下的第一朵梅花在枝头上绽放了,爷爷高兴地说:“这朵梅花盛开之后,肯定特别美”,于是就给刚出生的孙女起名“盛梅”。因为“盛”字笔画多,路生梅初学写字时就把“盛”字写成了“生”,从此,路生梅三个字,伴随了她的一生。

  “当时国家提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路生梅说,我当时和其他同学一样,向学校递上申请并承诺:“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1968年,24岁的路生梅被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成了榆林地区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

  路生梅经常去山区出诊,而交通全靠步行。佳县县城通往乡下的路大都是崎岖的石山陡坬,一出佳县县城不是上坡就是下坬,上坡路难走,下坡路危险,尤其是夜间走山路更难,两个月下来,鞋底就能磨出洞。若是遇到雨雪天气就更加难走。有一次下大雪,路生梅穿了一双从北京带来的塑料底棉鞋出诊,一路上老是摔跤。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还没到一半的路程,患者家属就心疼地说:“路医生,别去了,你已经摔了49跤了,还是我把孩子抱来吧。”路生梅摔疼了还忍着泪说:“没事、没事”。从此以后,她告别了塑料底鞋,学会了走山路。

  几次难忘的出诊为路生梅留在佳县奠定了思想基础。有一次,她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夜路,来到患者家中,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光,看到破旧的窑洞里半边炕上没有席子,脸色惨白披头散发的产妇坐在土袋子上,孩子已经出生,一位妇女死死揪着产妇的头发,说产妇“血迷 ”(失血性休克),揪着头发就不会昏死过去。这时另一位妇女拿来一把黑乎乎的家用剪刀,准备给孩子剪脐带。路生梅抢过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有条不紊地给孩子断脐、包裹。那个年代,佳县因不卫生引起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原因是群众用做针线的剪刀未经任何消毒剪脐带。在农村,有的家庭穷到没有一把能用的剪刀,就用削尖的高粱秆割脐带而被感染。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里不就是最艰苦的地方?这里不就是自己的“广阔天地”?路生梅誓言,“一定要改变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落后的生育观念,我要在这里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为病人解除病痛没有退休年龄

  从1961年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1984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路生梅先后6次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23年,她经受了各种考验,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从来没有动摇过入党的决心,用永恒的坚持,永不言弃的信念,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她把“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这句话写进入党申请书。她说:“我要扎根佳县,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

  1999年,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位置上退休。退休后一直在家义务看病、普及医疗健康知识。2016年加入陕北爱心志愿者联盟,当上了一名志愿者,经常深入山区帮扶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2017年组建了“我爱佳县”老年志愿者团队,常年组织开展关爱弱势群体、关爱军人、关爱环境、助力高考中考活动。2018年在佳县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设立义诊门诊,每周一、三、五上午坐诊。她又向自己做出了新的承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退休以来路生梅累计诊断患者近10万人次。

  2016年路生梅获评“感动榆林”年度人物、第四届“榆林好人楷模”称号,2017年荣获榆林市儿科协会“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2017年9月入选“陕西好人榜”“中国好人榜”。2018年3月获评榆林市十大最美女性,2018年2月荣获陕西省“千金一诺”守信人物称号,2018年10月获评陕西省道德模范,2019年8月获评陕西省第三届“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2019年9月获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2021年1月获评2020年度全国“诚信之星”。

  踏遍青山人未老 扶贫路上“点子王”

  ——记“三秦楷模”张雷威

  

  张雷威帮村民建起养殖场。(受访者供图)

  ■记者 李长江

  张雷威是原国家电网榆林供电公司工会主席,20多年来,他先后在神木、吴堡、米脂等6个县市区19个乡镇56个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种树固沙、修路建房,兴建人畜饮水工程,推广“适度养殖”,发展产业扶贫项目等,累计帮助2万余名群众脱贫。

  盼着乡亲们早点过上好日子

  2015年6月张雷威退休后,继续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坚持义务扶贫。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曾感慨地说:“老张真是扶贫的内行。”“支撑我干到现在的,是我对这片黄土地的热爱,是我期盼着乡亲们早点过上好日子!更是乡亲们对我那份深深的信任!”张雷威说。

  这份信任来之不易。2000年,张雷威第一次在神木县芹菜沟驻村扶贫,充满了自信,心想扶贫是干好事、善事,给村里解决问题,送项目、送温暖的事,群众一定态度热情,积极配合,但现实却让他吃了闭门羹。直到现在,张雷威还清楚地记得,刚进村时村民们那不信任的眼神。村干部更是认为,你能办什么事?只要能要来钱,你可以不来驻村。

  光说没有用,真正干起来才能改变群众的看法。张雷威开始组织粉刷废弃的学校,换上新玻璃、盘起小土炕,脱下西装换工装,挽起袖子干一场。

  有一次张雷威组织村民到沙地里栽树。谁能料到那天早上就刮起了沙尘暴。村民们缩在村委会议论纷纷,“这城里来的干部哪能受得了这份罪,看来今天的树是栽不成了。”张雷威心想,村民集中起来不容易,而且要言而有信,便扛起一捆树苗就走进了沙地。飞沙走石,打得人脸生疼,一张口满嘴都是沙子。乡亲们没有一个掉队,跟着张雷威把树栽完了。

  晚上,沙尘暴停了,屋里的灯亮了。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到了张雷威住的那间小平房。就这样,村民们开始找张雷威办事,大家都说老张是来干实事的。村民们问张雷威准备住多久,张雷威当时回答:3年。那时候张雷威并没有想到,这一干就干到了现在。

  扶贫是“建大楼”,调研就是“打基础”。这些年来,张雷威调研日记写了20多本,装满了一个大纸箱。每个村子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牲口有多少,水源、电力情况如何,张家有壮劳力、李家有手艺、谁家有残疾人等,这些情况都得摸清。“那会儿,还在念小学的女儿埋怨我说,我上几年级爸爸不知道,他扶贫的村里有多少头牛羊他一清二楚。”张雷威说。

  有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点子就好出了。张雷威在吴堡县挂职扶贫副县长,走访群众后发现,薛下村、寺沟村、岔上村多年来人畜饮水安全没保障。2007年夏天,同时开工了3项水利工程,着力解决贫困村民守着黄河却没水吃的问题。

  2009年张雷威在吴堡县深砭墕村搞适度养殖试点,村里7个养羊户,喂的都是本地长角羊,一只羊只能生产3两羊绒,俗话说:母羊好,好一窝。公羊好,好一坡。张雷威引进了4只优质白绒种羊。就是这4只种羊改变了7户养羊人的生活面貌,羊绒产量翻了三番还要多。贫困户霍爱连人勤快、爱钻研,成了养羊致富带头人,这几年仅靠养羊收入都在12万元左右,养大了4个孩子,箍起了7孔新窑洞。适度养殖在陕北南部山区的脱贫致富实践成功了。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张雷威的扶贫工作调整到米脂县,在11个贫困村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张雷威借助电网企业优势,联系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改造老旧农电线路,实现扶贫村 “村村通动力电”。帮李均沟村办起了粉条加工厂、小米杂粮加工厂。还帮高家圪崂村建起了光伏路灯,活跃了肉鸡、鸡蛋夜间交易市场,帮七里庙村援建了光伏扶贫发电站,把用不完的电卖到电网,方便了村民,增加了收入。

  2014年在米脂县史家坬村推广适度养殖,张雷威进一步按照贫困户劳动能力进行分类,劳动力强的舍饲养羊,劳动力弱的养牛,都实现了年初实施,年底见效,次年脱贫的目标。

  一定要把合作社办起来

  2015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老扶贫”, 张雷威更加有信心,一定把合作社办起来。

  2018年4月,因年龄原因张雷威退出了第一书记的序列。他在扶贫日记中写下:无功少过安然退,品茶戏孙享天伦。乡亲们知道消息后,67户人按上红手印,联名写挽留信说:“老张,你是我们的主心骨,没有你合作社办不成。”

  合作社刚刚起步,面临许多未知的困难,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张雷威绝不能让乡亲们在脱贫的路上摸黑前进,绝不能让乡亲们致富的步子慢下来。张雷威在扶贫日记中又写下:精准扶贫事未竟,脱贫攻坚再上阵!

  就这样,张雷威又回到了村上,成了一名编外的驻村帮扶干部,继续奋战在脱贫攻坚事业的一线。

  驻村久了,乡亲们给张雷威的称呼也越来越亲切。张部长、张县长、张书记、老张,还有“点子王”。2016年,中央电视台深入扶贫点,为张雷威拍摄了一部专题片《踏遍青山·爱算账的“点子王”》。

  脱贫攻坚战线上,“点子王”其实不只张雷威一个。2017年在榆林市总工会的关心支持下,张雷威牵头成立了陕西省第一个“金点子”劳模扶贫帮困服务队。服务队由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热爱精准扶贫的劳动模范、第一书记、农牧业专家组成,他们自发自愿义务为农村脱贫攻坚出主意、想办法。“金点子”服务队组建以来足迹遍布榆林地区53个村,帮乡亲们建起肉牛养殖场、白绒山羊养殖场、养鸡专业村、蔬菜香菇大棚、万亩山地有机苹果园。针对性指导30多个村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脱贫。

  20多年的扶贫生涯,56个贫困村留下了他的脚印和汗水,张雷威参与也见证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张雷威说:“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已经65岁了,但是,只要乡亲们需要我,组织需要我,我就会义无反顾地把扶贫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绝域苍茫万里行 逐梦丝路寻史迹

  ——记“三秦楷模”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

  

  王建新教授(右三)向乌兹别克斯坦当地官员和科研人员介绍考古工地情况。 (受访者供图)

  ■记者 张潇 通讯员 李琛

  他们,坚守知识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定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丝路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互鉴。他们,直面科学研究前沿和难关,填补多项研究空白,把中国游牧文化考古理论和实践带入国际领先水平,构建了丝绸之路考古的中国话语权和研究主导权。他们就是以王建新教授为带头人的优秀考古科研团队——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

  用中国话语阐释丝绸之路真实历史

  这支由8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骨干教师、12名学生组成,吸收国内外19家合作单位59名成员先后参与的考古队,20余年来,用不惧艰辛的稳健脚步丈量着丝绸之路,用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寻找历史印记,用尊重包容的品格架起丝路文明对话的桥梁。

  从中国西安到中亚的广袤大地上,他们取得了一系列首创性的重大考古发现,最终确认了《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的文化遗存,为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广为认可的“中国方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2021年2月,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当选陕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

  2009年,王建新成为首个进入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从东天山出发,追踪月氏西迁路线,到达了乌兹别克斯坦。在境外考古工作中,考古队逐步探索出了“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研究模式。2015年,考古队先在撒马尔罕西南的西天山北麓山前地带找到了属于康居文化遗存的撒扎干遗址,这个发现令人振奋不已,因为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当年正是经康居抵达月氏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小城拜松发现了拉巴特墓地,经过对时空范围、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系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界一致认可,拉巴特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寻找已久的西迁中亚的大月氏!考古队用中国话语为阐释丝绸之路真实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

  以学术成果服务国家需要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正式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当年12月,在陕西省政府支持下,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组成中乌联合考古队。

  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前夕,在乌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访乌期间,习近平主席专程接见了包括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在内的中方考古队员。

  “走出去”12年,中亚考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9年“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当地公众、国际学术界以及全球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季约耶夫也给予高度赞许,肯定了中乌联合考古队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2020年12月,由西北大学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些成果为用中国话语阐释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对国际学术界的一些流行观点甚至写入教科书的结论提出挑战,从而获得了不容忽视的学术话语权。《人民日报》以“现代张骞”来形容和评价西北大学考古队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在国际学术界的竞争中,王建新深刻体会到,尊严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赢得的,中国学者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强是永远不败的根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自己的研究能服务国家战略,自己的一身知识能报效国家,我是无比幸福的!”



文明播报

文明之窗

“犇”向新学期

街头宣传禁毒知识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