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措并举加强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九游会网页版

西安多措并举加强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
稿件来源:西安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04-20 09:38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其中有着前人智慧的积淀,更有着今人奏响的乐章。一年来,西安坚持文物保护优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时代价值,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全方位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城市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显著增强的进程中,持续向世界讲述西安故事,传递东方魅力。

  回荡在一座城市上空的音符,是人们在生活之余对追求灵魂深处共鸣的渴望,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姿态与多元性格。在西安,文化早已融入城市血脉,助力这座拥有数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新一轮的文化建设与规划过程中结出累累硕果。

  探索文物保护的“西安模式”

  作为声名远播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现有157家博物馆,收藏文物超过202万件,从1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蓝田猿人遗址,到夏商周秦汉隋唐古迹,再到近现代革命遗址,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2020年12月10日,我市召开全市文物保护大会,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物工作。

  一年来,我市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持续完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西安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库建设,力争形成较为完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监测体系。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不断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加强革命文物的资源整合和整体保护。推进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群、西安事变旧址群、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等重要革命文物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重点加强重要田野文物巡护和文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文物消防工程、安防工程、防雷工程和文物建筑抢险维修工程、基层文物库房达标工程,确保文物安全。

  目前,我市正在改造提升多个历史文化片区,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推进易俗文化旅游片区、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碑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提升改造,打造“城市文化客厅”。

  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达到新高度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进步的号角,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为动力赓续文脉,抓主题创作、抓现实题材创作、抓精品力作,让作品焕发时代光芒,去年至今,西安“文艺之师”交出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被本土观众点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理念,秦腔《党的女儿》《陕北往事》,儿童剧《风筝》《火印》,话剧《红箭 红箭》《家风》《路遥》,杂技剧《天鹅湖》,舞剧《门》,音乐剧《花木兰》等大剧好剧,在2020年相继与观众见面,收获热烈反响。

 

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演出现场。(资料图片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尚洪涛摄)

  站上行业至高领奖台——“西安制造”的舞台精品助力多名本土艺术家在第30届“白玉兰”戏剧奖中载誉而归,话剧《长安第二碗》入选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3d秦腔电影《三滴血》斩获第三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奖;呼应时代命题——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的《乾坤道》《小海的梦想》,西安青年散文作家王洁的《花开有声》等文坛新作关注脱贫攻坚主题,作家吴文莉也推出了“西安城”系列第三部长篇小说《黄金城》,为奋斗者鼓与呼……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文艺工作者厚积薄发,推出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品力作。其中,西演·西安话剧院的话剧《鲁艺之光》已在创作;百年秦腔剧社西演·西安三意社正如火如荼创排《无字碑》《苏武》《诫子书》;西演·西安易俗社根据全国劳模赵梦桃先进事迹改编的秦腔现代戏《织梦人》,在首轮演出中场场爆满;西安市豫剧团的重点创排原创剧目《向北·向北》,彰显了普通红军战士身上闪耀的强大力量。

  作品层出不穷,质量精益求精——这些“西安制造”文艺作品中,有多部是取材于本土文化资源,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聚焦人民。它们展现着西安文艺工作者们立足本土,以人民为中心,凝聚中国精神,抒写中国故事的担当与使命,更用具有西安标识的文艺精品,在引领大众走入精品与经典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千万市民

  一年多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西安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方案》《西安市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方案》《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全面落实深化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西安市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阅读圈”实施方案》等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文件,在制度上保证了全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框架不断完善,保证城乡公共文化的均衡发展。

  目前,西安市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基。据统计,全市建成公共图书馆(包括西安图书馆)14家;文化馆(包括群艺馆)1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82个 ;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05个。此外,西安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也已完成建设,海量电子图书、有声读物、视频读物及课程已经上架,让市民通过手机和电脑,在网络上也能完成图书借阅和知识的学习储备。

  除了硬件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西安市委、市政府还不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坚持把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作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制定《西安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全市13个区县均已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目录,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文化惠民演出及各个领域的相关文化活动,将文化送进千家万户。

  缤纷活动展现千年古都新魅力

  从古至今,西安都是一座开放而自信的城市,自去年以来,西安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它们增强了市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更充分展现了千年古都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成为西安彰显对外影响力的又一张名片,令无数国内外宾朋从中感知当代西安的蓬勃与朝气。

  2020年5月,西安城墙唐文化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唐味、唐礼、唐趣、唐韵、唐乐、唐饰六大主题融汇古今,吃、喝、玩、乐、购一站式体验让市民游客乐不思返。

  2020年8月,“十二时辰长安秀”群星闪耀。借助网剧《长安十二时辰》ip原型,深度融合文旅、脱贫、商业、美食、消费等主题,以文化赋能消费,秀出精彩西安,秀出大美陕西,秀出活力中国。

  2020年10月,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西安盛大开幕。本届电影节以“丝路连接世界电影和合文明”为主题,携手“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部优秀影片,100多位业界精英,60多位电影明星和21个剧组,精心打造了一场星光熠熠、精彩纷呈的丝路电影盛宴。

 

4月10日,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精彩开跑。(资料图片 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明 王健 摄)

  2020年12月,“东亚文化之都”西安新春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厅奏响华彩乐章。今年4月10日,“一带一路”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以及“相约西安 筑梦全运——活力城马 激情全运”文化体验站活动在西安城墙上举行。体育赛事联动文旅展演,吸引了上万人参与互动及围观,带领游客及跑友体验了一次空前的“文化马拉松”。

  悠悠数千年,岁月记忆镌刻在西安城的一条条长街之上,一处处繁华之间。而今的西安,不仅有故事与记忆,更因“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等文旅品牌ip的叫响,以接地气的方式,展现出强大的口碑效应。梳理过去一年来的大型文化活动,既是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也是城市外在形象的输出平台,在新的一年,以文化为名,西安将以务实、包容、开放的新面貌,充分展示国际化大都市的日新月异,更展现蕴藏在这座城市中的无限潜力。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庞乐 职茵 曾世湘)


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的版权所有 西安文明网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copyright © 2012-2021 xa.wenm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