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必达!他们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九游会网页版

使命必达!他们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稿件来源:西安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04-07 17:16

  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百年风华耀初心”大型融媒主题报道日前启动!本次大型融媒主题报道将聚焦建党百年来的西安元素、西安故事、西安成就,用“红色之路” “使命必达” “信仰的力量” “奋斗永续”四大篇章,鲜活、扎实地讲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信仰。

  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

  探月工程任务载人航天任务火星探测器项目指挥陈岚

  她将献身党和国家的航天事业作为毕生追求

  记者3月底见到陈岚时,她刚从北京回到位于西安的办公室。在陈岚的办公桌上,电脑屏保特别引人注意。“航天传统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探月精神”……不停地来回转换。

  

  “航天精神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当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奋斗终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陈岚是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探月工程任务、载人航天任务、火星探测器项目指挥,同时也是一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岚说:“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只是航天队伍中的一员,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中的一员,还有很多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在默默奉献着。”

  说话间,陈岚将记者带到窗前,指着对面那栋亮灯的小楼说:“那个是我们的科研楼,整晚上都会灯火通明。”说起三十余年来对航天事业的坚守,陈岚笑着说:“这是我入党时对自己许下的承诺,坚守航天不忘初心。”

  大三时入党

  她把忠诚刻在了心中

  1985年5月21日,还在上大三时,21岁的陈岚入党了。这一天,她始终记忆犹新。“那时的学生党员特别少,毕业时班里只有两个,年级里女生只有我一个,当时入党,不仅要学习好,还要表现好,得到各方认可。”

  “忘不了当时的激动心情,拿着入党志愿书翻来覆去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所有的空格都是先用铅笔填好,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上去,忘不了入党宣誓时的庄严肃穆,高举着右拳,一字一句喊出自己的誓言。同时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把事情要做到极致。”陈岚回忆道。

  其实在13岁那年,入党的种子就在陈岚的心里悄悄扎下了根。中学时就品学兼优的陈岚,常常被老师鼓励要努力成为一名共青团员。“当时的我13岁,其实很懵懂,虽然知道王二小、潘冬子,也知道儿童团,但是仅仅知道加入共青团是件好事情、非常光荣。”陈岚说。回到家父亲给她讲了许多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事情,还指导她写了入团志愿书。“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知道了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是真正了不起的人物,而课本上的英雄党员形象在我脑海中也真正鲜活起来了。”

  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也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回忆入党经历,当陈岚逐字逐句写下入党志愿书时,也把献身党的事业作为了自己毕生追求;当她紧握拳头面向鲜红党旗宣读誓言时,也把责任扛在了肩上,把忠诚刻在了心中。

  

  从“杂家”到“专家”

  “穿针引线”架起沟通桥梁

  1986年从哈工大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后,陈岚这个川妹子就来到了西安分院(当时的504所)。这一来,就把35年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航天事业。

  “刚来到这里时,条件还有些艰苦。”陈岚回忆到,当时单位还在韦曲西街,那里全是麦地,只开通了一条215路公交能够到单位。可是晚上收车时间太早,常常一加班就没车了,就要倒车回家。虽然条件艰苦,但对航天事业的那份执着,对于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信仰,她一刻未曾放弃。

  从一位设计师成长为重大项目负责人,陈岚可谓是航天队伍里的“杂家”。从设计工作,到管理型号元器件、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等岗位,陈岚都干过, 虽然岗位一直在转换,但是陈岚的工作一直都与国家航天工程的研制任务有着密切联系。“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对于岗位的频繁调整,陈岚没有半句怨言,反而把每一次的调整都当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作为研制任务里的“杂家”,陈岚熟悉整个型号的研制流程,她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担任西安分院神舟飞船任务指挥的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协调处理事情。慢慢地,她反而成了西安分院载人航天任务中的“专家”,成为载人航天队伍里的“熟悉面孔”。对自己在队伍中的角色,陈岚谦虚地说自己在整个研制过程中仅仅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然而和她一起工作的设计师都知道她是最忙的一个。作为协调者,她是可以与上级用户和总体单位的“大领导”说上话的西安分院“小指挥”,也是直接与西安分院基层的“小设计师”沟通、协调任务的“大总体”。就是这样特殊的身份,让她架起了上级用户、总体单位与基层设计师之间的沟通桥梁。

  十六年探月路

  她在历练中坚守

  也许就是因为这份似乎注定的缘分,让她始终坚守载人航天任务,并在载人航天任务中历练、成长。从嫦娥一号任务起,陈岚就开始参与我国探月工程任务,到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完成“绕、落、回”三步走任务,整整16年的时间,作为西安分院探月工程项目指挥,陈岚以女性的担当和刚毅,以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扛起了很多男同胞都难以承担的重任。

  在嫦娥四号任务中,陈岚带领团队研制的测距测速敏感器已成为确保安全落月的标配产品。他们为人类第一个月球中继卫星提供的测控分系统、中继通信分系统、天线分系统等核心产品,保证了嫦娥四号与地面永不失联。他们研制的测控天线、数传子系统等设备有效保障了两器互拍和信息传送。2019年2月20日,陈岚和团队3名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航天事业就是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要勇攀高峰。虽然这个过程中有千难万阻,但我们绝不能放弃,这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和老一辈航天人传承下来的优良品质。”除了参与我国探月工程任务,陈岚还参与了我国多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2020年,她又带着团队开启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奔火”之旅。

  

  天问一号1:1着陆平台。图片来自新华社

  带领团队披荆斩棘

  艰苦环境不退缩

  嫦娥五号研制历经十年,研制过程以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的成功实践为基础,整体技术难度又超越前四次。十年磨一剑,回想起一路的披荆斩棘,陈岚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团队”,而在这支队伍中共产党员就占到了50%。

  一次,为了攻克技术难题,陈岚带领团队成员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而这早已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事。面对难以攻克的问题一点点破解,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他们仍然保持必胜的信念,最终在我国探月工程中突破多重技术难题,为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

  在工作中,陈岚一丝不苟,对质量要求极高,而作为项目任务的女指挥,陈岚也有着柔情的一面。在神舟七号飞船中继终端研制任务攻关中,为了研制进度的需要,在研制进度进入一个月倒计时阶段,生产现场几乎是24小时不停歇地干活。陈岚作为研制队伍指挥,既要把握研制进度和技术,同时她主动承担起了后勤保障的工作,调度车辆接送加班的员工回家。每天,她都与加班最晚的同志一起回家。

  校飞试验是每一次嫦娥任务必不可少的,从-15°c寒冬的敦煌校飞试验到38°c炎夏的力学振动试验,陈岚和试验队员克服了艰苦试验条件下带来的影响,保证了研制的进度。一次次试验验证,她和研制队伍锤炼了坚强的意志,建立了成功的自信。

  艰苦的条件他们早已习惯。虽然忙碌,但是陈岚内心充满着自豪,也对自己坚守的航天事业愈来愈崇敬和热爱。陈岚说:“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常怀赤子之心,付出真心、倾注真情、投入真意、砥砺前行,做到急工作之所急,想工作之所想,办工作之所需,才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呼。”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火星车。李贵良制图

  西安大兴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韩丽春

  用最美逆行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救死扶伤、守望相助,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但是党和政府给予我们这么高的褒奖,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我必须要更加努力,坚守从医的初心、坚持生命至上,做有担当、有温度的好医生,不辜负党和国家赋予我的这份荣耀和信任!”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时间长、风险大的手术麻醉工作,她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精准高效地为生命护航。身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百姓健康托付,她满腔热忱,把默默无闻的麻醉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不忘初心,安全高效!”谈起麻醉工作,从医20年的她依然保持着执着、严谨的态度,使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她就是西安大兴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韩丽春,陕西省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医疗副组长,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获得者。

  

  主动请缨

  面对党旗立下铮铮誓言

  行业内有句话:“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虽说是“幕后”工作,今年44岁的韩丽春2001年毕业后,扎根麻醉领域至今已经20年。话不多、安静恬淡是韩丽春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就是这样温温柔柔的一个人,另一面却是坚定、冷静和清醒。部队医院的历练塑造了她“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工作风格。正如她所说,麻醉医师是一个时刻面临高风险的职业,它要求你在最短时间内对发生的状况做出快速判断处理。工作中,韩丽春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不懈探索、刻苦钻研,在科室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精准管理麻醉药品,实施围术期靶控输注,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患者机体功能的损害,大大降低患者全身应激反应。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切戛然而止。1月27日,韩丽春所在的西安大兴医院抽调26名骨干组成援湖北医疗队。“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不往前冲,什么时候往前冲?”韩丽春没有任何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坚决要求到最危险的防疫一线。

  2月2日,陕西省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在西安大兴医院举行。韩丽春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逆行向前、绝不退缩!”带领队员们以“敢于担当,敢于担责,敢于挺身”的豪迈气概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到达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后,作为医疗副组长,为了及时挽救生命,韩丽春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主动承担整个病区最危重患者的收治和管理,所有危重症患者病例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均由韩丽春主导完成。气管插管9人,有创通气9人,所有气管插管病人都放在她的医疗组。最多的时候有5名呼吸机治疗的病人,被队员们称为危重病房的“主心骨”。

  在武汉期间,69岁的付女士入院时双肺严重感染、呼吸困难,随时有生命危险。韩丽春倾心尽力救治,患者病情逐步好转。付女士出院时握着韩丽春的手,激动得泪流满面,连连说:“陕西医疗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作为危重病区的首例出院患者,该病例极大鼓舞了医疗队员们的士气。随着救治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患者开始康复出院。“当时心里的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最重要的是,这给了队员们非常大的信心和坚持下去的动力。”韩丽春说道。

  冲在一线

  无惧风险挑起千钧重担

  冲在一线,把高难度的操作留给自己。3月4日,在病区改造的“迷你icu”中,韩丽春为一位气管插管患者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死亡率高,即使是在全套配置的标准icu内实施也有难度,更何况是临时改造的“迷你icu”。插管难,拔管时更会导致气溶胶迸发,被感染的风险极大。在队友们的配合下,胆大心细的韩丽春为患者成功实施拔管,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在场的所有人都激动不已。经过精心治疗,患者好转出院。作为医疗队唯一成功脱机拔管的病例,让更多患者和家属看到了希望。

  

  韩丽春深知,患者的自身抵抗力和乐观态度,对治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紧张繁重的救治工作中,她坚持推行个性化治疗,在彼时“满目疮痍”的患者内心,用爱与关怀点燃他们的希望。一位2月5日入院的老人,老伴去世、女儿隔离,经过十多天精心治疗,气短和发热症状基本消失了,却突然并发了脑梗,一侧肢体不能活动。老人情绪非常低落,既不配合治疗也不愿意吃饭,甚至一度想放弃治疗。偶然有一天,韩丽春接到老人女儿打到护士站的电话,便告诉她母亲的病情和情绪,并把老人已关机的手机充好电带到病房,让分开17天的母女俩第一次通了电话。一时间,母女俩隔着电话泣不成声。在女儿的鼓励下,老人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女儿也保存了韩丽春的电话,更方便了解母亲的病情。就这样,韩丽春一边鼓励着这位母亲,一边安慰着女儿,成为母女二人的信息“中转站”。

  “阿姨今天还不错,血氧饱和度93%,其他生化检查结果也都比较好,只是脑梗的问题还需要慢慢解决,放心吧。”“好的,韩医生,虽然我没见过您,但我一定不会忘记,感谢您!”每每听到“感谢”两个字,那种要满溢出来的开心和成就感,让韩丽春内心温暖无比。

  凝神聚力

  让党旗在抗疫最前线高高飘扬

  为加强医疗队的组织领导,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出征前,经西安大兴医院党委决定,成立了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在韩丽春书记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韩丽春牢记院党委“带好队伍、树好形象、确保安全”的嘱托,牢记支部书记“立起标杆、当好榜样”的责任,用无惧生死、无私奉献的一言一行,赢得了队员们的敬重。她组织召开战时支委会、支部扩大会议,统一思想、凝神聚力,还建立了党员微信群,互通工作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

  在她的带动下,驰援武汉期间,15名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8名同志火线加入党组织。韩丽春全面负责病区的医疗和管理任务,她严格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病房管理按照“一体化、两岗位、三线制、四定床、五补充”模式有序运行。她紧盯队员的安全防护不放,始终绷紧医护人员“零感染”这根弦,关注队员的心理状态,确保每名队员状态良好,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医者大爱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出支部书记模范带头作用。

  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的65天,韩丽春所在的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113名,其中重症78名,危重症21名,治愈出院、症状减轻转出104名,实现了病区患者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的目标,被授予外省援武汉医疗队“工人先锋号”。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关颖 张黎娜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窦翊明 翟小雪)


"));
网站地图